《旅游研究动态》
发布时间: 2018-06-01 浏览次数: 114

编者寄语:《旅游研究动态》内部刊物为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内部研究资料汇编,由学院研究生主持编写,每月发布一期。内容主要针对近期国内外旅游科学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汇报,宗旨是帮助学院师生深入透彻地掌握旅游管理理论和实践现状及未来研究趋势,提升学院师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主办: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网址:

编辑:旅游管理学院研究生                 本期编辑:程琳 许若晨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53号       电话:86574914

  

本 期 目 录


I 旅游业内要闻

一、2012年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   - 1 -

二、2012年我国将为“俄罗斯旅游年”推出121项活动       - 1 -

三、西安市今年将推出44个节庆旅游活动      - 2 -

四、哈尔滨推出“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文化旅游系列活动    - 2 -

II 旅游研究动向

一、旅游研究方法动向       - 3 -

二、旅游研究主题动向       - 3 -

三、旅游研究领域动向       - 4 -

III 重点文章选读

一、旅游与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 6 -

二、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省区差异变化       - 6 -

三、基于旅游动机的旅游业灾后重建研究       - 6 -

四、中国酒店业能源消耗水平与低碳化经营路径分析    - 7 -

IV 学术著作推介

一、《创新是旅游规划的命脉》  - 8 -

二、《世界旅游发展史》     - 9 -

V 国际检索会议简讯

一、第四届中国民营经济创新论坛    - 10 -

二、2012(第八届)欧亚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青岛国际会议    - 11 -

三、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       - 13 -

VI 科研方法梳理

一、层次分析法    - 14 -

二、质性研究方法之访谈法       - 20 -

VII 近期旅游核心刊物论文索引

一、《旅游学刊》2012年1月刊 - 28 -

二、《经济地理》2012年1月刊 - 28 -

三、《人文地理》2012年1月刊 - 29 -

VIII 图书馆最新旅游书籍目录

 


I 旅游业内要闻

一、2012年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

——我国命名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并取消“终身制”

2012年3月26日,2012年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会议在武汉市召开。会上公布了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名单,四川省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省,青岛市等10个市(区、县)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区、县),中国国际旅行社等57家企业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会上还正式启动了第二批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

我国命名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并取消“终身制”,“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名称有效期为两年,国家旅游局将委托省级旅游部门对示范单位每年进行一次审核,委托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每两年组织一次复核。四川省示范工作的复核由国家旅游局直接组织。

为深入持续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巩固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成效,扩大试点范围,国家旅游局确定了武汉市等20个城市、山西平遥县等10个县(区)和首旅建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作为全国第二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

二、2012年我国将为“俄罗斯旅游年”推出121项活动

——俄罗斯旅游署“中国是俄罗斯重要旅游市场”

中国“俄罗斯旅游年”于3月23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拉开帷幕,俄中两国领导人将出席并致辞。

中俄“旅游年”中方组委会秘书长、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祝善忠22日在此间宣布,2012年中国“俄罗斯旅游年”期间,中方拟举办各类活动121项。其中,中央部门牵头组织的活动33项、省区市组织的活动88项。其中有卫生部举办的“感受中医之旅”特色活动,广电总局牵头举办的中俄电影分委会中国电影周、制作“旅游年”电视节目、宣传片和专题网站以及体育总局、团中央举办的系列活动。北京、黑龙江、广东、辽宁、内蒙古、上海、河北、吉林、山东、海南、新疆等省区市筹划了一批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

三、西安市今年将推出44个节庆旅游活动

2012年西安市将推出44个节庆活动,让游客和市民通过旅游修身养性、强健体魄。国家旅游局将2012年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中国欢乐健康游”。随着近日为期13天的第二届大明宫风筝节拉开帷幕,西安市旅游局联合部分区县、景区和旅行社,围绕四季游产品主题,推出的44个“欢乐健康游”活动也将一一和市民见面。

据悉,这44个旅游活动包括踏青赏花之旅、历史文化之旅、运动休闲之旅、温泉养生之旅、特色街区之旅等类型,具体包括汤峪第九届温泉旅游节、2012城墙风筝节,户县阿姑泉牡丹苑第十七届牡丹文化艺术节、2012西安赏花节暨太平国家森林公园第一届龙柏节、第八届紫荆花节、“接力世园乐游西安”活动、2012年采摘节暨白鹿原樱桃文化旅游节、都城隍庙全国鼓乐艺术节、夏夜欢畅啤酒节——2012西安城墙环城西苑夜场主题活动等。

四、哈尔滨推出“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文化旅游系列活动

今年哈尔滨将推出“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文化旅游系列活动,让游客尽享哈尔滨“冰城夏都”的独特魅力。

今年哈尔滨市将集中整合传统旅游和文化品牌资源,打造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迷人的哈尔滨之夏”包括哈尔滨松花江湿地旅游文化节、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中国哈尔滨国际啤酒节、第31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五花山赏秋活动五大主题活动。游客通过“感受松江湿地,走进音乐名城”,享受哈尔滨中西文化名城、北国山水名城、国际音乐名城的独特韵味。

“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时间为6月至10月,在此期间还将举办第6届中国(哈尔滨)青少年动漫周、金源文化节、萧红文化节、关东美食节、俄罗斯异域油画展等百余项旅游、文化、体育、会展活动。


II 旅游研究动向

一、旅游研究方法动向

通过对2012年1月份《旅游学刊》、《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发表论文的整理分析,所写文章主要应用方法为质性研究方法,具体来说应用最多的是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实证分析方法。其中作为研究基础的文献分析方法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在上述传统质性研究方法之外,三本学刊内也应用了一些较新颖的定性与定量方法。例如符号学方法、灰色关联方法、地统计学分析方法等。如下图1所示:

加载中...

图1 近期重要旅游期刊研究方法统计图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文献分析法是最常用的基本分析方法,其次是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实证分析法,这是每个研究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而且一些新的科研方法,例如符号学、灰色关联和地统计分析方法,值得每位研究者学习和探索。

二、旅游研究主题动向

首先通过对《旅游学刊》、《人文地理》、《经济地理》这三本期刊的整理归纳发现,研究者关注较多的主题是分析研究,也就是以某一特定的“目的”为出发点进行研究;其次是紧随时代潮流的低碳环保、会议、酒店和遗产等主题的研究。低碳环保是当今社会的热点,旅游作为密切追随时代发展的产业,关于低碳环保的研究必然占据重要位置。此外作为酒店业创收重要基础的酒店会议亦是当今旅游研究的热点,所以相关学刊对关于此主题的研究大幅度增长也是呼应时代的发展。如下图2所示:

加载中...

图2 近期重要旅游期刊研究主题统计图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旅游分析研究占旅游主题总计的三分之二,低碳环保和会议、酒店的相关研究所占数量较小。“低碳会议,环保为先”是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旨在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促进社会的成长发展和谐统一。

三、 旅游研究领域动向

《2011年旅游绿皮书》对“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发展的进行了总结性分析,对一些重要旅游领域做出了提示和预测。该书特别就以下三方面旅游领域新动向进行了详尽阐述。

(一)绿色旅游成为亮点

绿色旅游奉行的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当人民收入增加,自然与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旅游者与旅游地人民之间的沟通得以实现,旅游业也需要实行更严格的环境管理标准。同时,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旅游者也会自觉地寻求“绿色度假”和对环境友好的旅游服务。

(二)影视旅游的链条上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从以影视基地为基础的影视主题公园、以影视节为主要形式的电影节事旅游、以影片景观为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到以由影视引发的各类主题旅游,中国影视旅游的产业运营模式正在不断创新和实践。影视业与旅游业的紧密互动发展将产生良好的“影视经济”放大效应。紧紧围绕影视作品这一核心主题深度开发相关旅游衍生行业的“后电影产品”,并将其系统性地整合在一起形成跨行业、复合型的影视旅游产业链还有待探索。

(三)中国与世界旅游业发展步伐持续加快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算,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更加重视在国家战略中的位置,把发展旅游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2、更加重视参与重大国际展会及活动,把发展旅游作为提升“软实力”的重要举措;3、更加重视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把旅游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和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

 

 


 

III 重点文章选读

一、旅游与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张晓萍[1] Nelson Graburn[2] 张鹂[3]

[1]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2]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学系,加州伯克利94720,美国 [3]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人类学系,加州戴维斯95616,美国

 

    文章运用访谈方法指出在当今世界各学科都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旅游人类学也如此。人类学与旅游学之间的关系不存在学科独立的问题,而应该是互补关系。人类学介于旅游研究已成为必然。唯有如此,旅游学才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旅游人类学自20世纪末被引入中国后已经历了近10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旅游人类学在中国的研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许多中外学者都已从不同的视角来探讨旅游这一复杂多维的现象,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引起了相关学界的关注和探讨。

二、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省区差异变化

钱磊[1] 汪宇明 [2]

[1]云南省文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2]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这篇文章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审视省区旅游业发展的差异,是实现中国旅游业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文章通过选取国内旅游人数、入境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百分比、旅游业就业人数占社会总就业人数的百分比等表征旅游业发展水平的6大统计指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评估了中国2000年与2010年旅游化指数的省区差异,发现近10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仍然呈现出显著的区域非均衡性,一些中西部后发优势的省区旅游化程度在明显上升。其中,区位与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基础设施、节庆事件等是导致各地旅游化程度差异及其变化的主导因素。

三、基于旅游动机的旅游业灾后重建研究

——以“5.12”汶川地震后的九寨沟为例

李敏 张捷 罗浩 董雪旺 上官筱燕 蔡永寿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这篇文章运用结构方程的分析方法,旅游业灾后恢复重建是灾区经济社会恢复重建的重要“突破口”,尤其在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地区:而理解灾区游客旅游动机有利于旅游业震后恢复重建管理战略的制定。该研究以遭受“5·12”汶川地震影响的九寨沟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引入“灾害事件引发的旅游动机”,对灾区国内游客的多种旅游动机交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证实了灾区旅游业恢复重建管理中:①恢复重建的关键内容是“核心旅游吸引物与安全”;②恢复重建的重点区域是灾区内已有高知名度的旅游地或在灾害事件中成为全球关注焦点的地区;③对目的地优质旅游接待服务意象的修复或构建能够恢复和提升灾区的旅游市场竞争力;④灾后旅游业市场营销需要重新区分客源市场并进行定位;⑤国民对灾区的爱国情怀可能会为目的地带来更多的国内旅游流,但需要营造“到灾区旅游是对灾区恢复重建最大援助”的社会氛围。

四、中国酒店业能源消耗水平与低碳化经营路径分析

刘益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

 

文章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旅游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旅游业虽然被认为是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关于旅游业的能源消耗水平研究一直缺乏定量研究成果。文章以中国酒店业为例,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中国酒店业的能源消耗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酒店业每万元的总产出需要消耗330.99千克标准煤。通过产业部门间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酒店业整体仍然处于高耗能阶段,酒店业在节能减排以及发展低碳经济方面还不具有比较优势;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中国酒店业能源消耗水平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通过与本地居民能源消耗水平的比较,发现酒店住客的日常能源消耗量远远高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能源消耗量。最后,针对中国酒店业在能源消耗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酒店业低碳化经营的发展路径。

IV 学术著作推介

一、《创新是旅游规划的命脉》

作者原群教授,北京江山多娇规划院长、国家旅游局5A景区验收专家、中国十大策划专家、国际旅游局专家、人民大学、中央党校客座教授、中国导游词革新发起人,中国旅游规划业界三巨头“南保北吴中原”之中原。本书于2011年1月28日由北京江山多娇规划院出版。此书深刻把握了当代旅游规划发展的内在规律,指出创新是旅游规划的源泉。

创新是旅游规划的命脉。“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旅游业黄金发展期,旅游业发展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围绕实现两大战略目标,旅游业如何转型升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如何实现重点突破、市场主体如何培育壮大?孙子兵法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其创新应以“创新机制、激活资源、彰显特色、实现跨越”为导向,在创模式、创新品、创融合、创效益、创和谐等五创方面,花气力、动脑筋、下功夫。
    1.创模式
    规划的核心是创新,创新必须创出差异,这也是规划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如果没有差异,形不成特色,这样的规划是立不住的。所谓旅游新模式是指对景区如何具有前瞻性的运作。

2.创新品
    旅游规划,其根本动机就在于使旅游发展走上一条良性发展道路,其动力就在于创新。而创新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实现创新,一般可以从市场和资源两方面入手,这就是所谓的市场与产品双引擎。

3.创融合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按国际旅游者旅游目的的分类,观光型旅游占当今国际旅游市场份额的1/3以上,遥居各种旅游目的之首。
    4.创效益
    旅游产品的创新要从旅游产品实现的各个要素来实现,这就是旅游业的六大要素的创新,从吃、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突破。因此,旅游产品创新的实现,就要进行深入的资源可塑性研究。找出资源特点,按照“费力最小原则”,提出旅游开发沿着哪条路子走,带什么工具去合适。

5.创和谐
     发展旅游业要以人为本,实现经营者与旅游者的和谐。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托夫勒在《第四次浪潮》中提出:“人类社会的第三次浪潮是服务业的革命,第四次浪潮是信息革命,第五次浪潮是娱乐和旅游业的发展。”显而易见,旅游将呈市场全面化和多样化的态势。

二、《世界旅游发展史》

作者彭顺生,湖南宁远人。现任职于文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曾先后在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意大利热那亚大学访学。本书于2006 年4 月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此书史料翔实,视角独特,分析问题精辟,颇具创新价值和特色,堪称世界旅游丛书中的一朵奇葩。

1.填补空缺,特色颇多
    尽管自20 世纪60 年代大众旅游产生以来,伴随着世界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学研究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对旅游史,尤其是世界旅游史的研究似嫌不够。这可从国内外尚无一本系统阐述世界旅游发展进程的旅游史专著问世得到证明。值得欣慰的是,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彭顺生先生潜心探讨世界旅游史问题,经数年耕耘,终成力作《世界旅游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乃至西方世界旅游史尚无专著的空缺。
    2.论从史出,多有创见

《世界旅游发展史》作为国内外第一部世界旅游史著作,需要解决的问题无疑很多,如“旅游产生于何时?”、“工业革命之前有没有旅游?”“世界旅游史如何分期?”、“不同时期的旅游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如何?”等等,这些都是世界旅游史研究中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对这些颇为棘手的问题,作者并未回避,而是怀着一颗勇于尝试和探索的精神,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依据史料,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对于推进世界旅游史研究,构建世界旅游史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3.细心梳理,精心考证
    对跨越人类四个社会形态、长达数千年的世界旅游史进行梳理、编纂,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史料进行细致的甄别和精心筛选,而且还要花巨大的精力对一些年代久远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事件进行考证,唯有如此,才能写出一部符合历史本来面目的世界旅游史。该书的最为可贵之处恰恰在于此。在这部旅游史著作中,作者对不少旅游活动、旅游事件发生的时间、性质作了考证。

此外,书中一些论点,如“工业革命之前既有旅行也有旅游”等,虽然作者依据史料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论证,但待书出版后也会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引发对这些问题的争论。但我们应该相信,历史这位有趣的老人,在它行进的过程当中,总会漫不经心的撒落一些问题,留给后人去思考、去解决、去争论,而它却依然迈着矫健的步伐稳步前行。这就是历史! 这就是旅游史!

V 国际检索会议简讯

一、第四届中国民营经济创新论坛

会议名称(中文):

第四届中国民营经济创新论坛

会议名称(英文):

China Private Economy Innovation Forum

所属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

开始及结束日期:

2012-11-17-2012-11-18

所在城市:

浙江省     台州市

主办单位: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长三角)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台州分会、台州商人研究会、台州学院、美国学者出版社

承办单位:

台州市社科院、台州市经济学会

议题:

民营经济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民营经济转型研究;小微民营企业创新研究;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摘要截稿日期:

2012-08-15

全文截稿日期:

2012-08-31

论文录用通知日期:

2012-09-30

参会报名截止日期:

2012-10-31

联系人:

李老师、江老师

联系电话:

15968601822、057688661956

E-MAIL:

myjjlt@163.com

通讯地址:

台州市市府大道1139号台州学院椒江校区83信箱,邮政编码:318000

会议网站:

http://www.tzea.net

征文范围及要求:

一、论坛提要

1.民营经济转型研究。从发展困境、产业集群、影响因素、措施保障等方面进行研讨,促进民营企业通过转型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2.小微民营企业创新研究。从原因解析、体制改革、金融支持、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研讨,为小微民营企业实现平稳转型提供参考。

3.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从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现状、传导路径、动力机制、发展模式、响应机制等方面进行研讨,通过实现产业耦合促进民营经济稳健提升。

4.通过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对上述相关主题或其他与民营经济相关的议题展开研究。

二、论文要求

1.英文论文,详见www.tzea.net。

2.截稿时间:2012年8月31日。为提高审稿速度,请通过E-mail投稿,投稿邮箱:myjjlt@163.com或bijiao2008@126.com。投稿时,请填写稿件登记表。

三、论文交流

1.会议交流。以中文为主,在递交论文稿件时,需要提出大会发言申请,大会发言由组委会审定后通知作者,并请准备好PPT(限20分钟)。

2.书面交流。入选论文将结集出版,并申请CPCI-S/CPCI-SSH检索。《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择优发表中文论文。





二、2012(第八届)欧亚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青岛国际会议

会议名称(中文):

2012(第八届)欧亚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青岛国际会议

会议名称(英文):

2011(the 8th) Euro-Asia Environment and CSR Qingdao Conference

所属学科:

自然地理、城市与区域地理,环境地理与全球变化,生态学,动物食品科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与规划,环境生态,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政策,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开始日期:

2012-06-15

结束日期:

2012-06-18

所在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在城市:

山东省     青岛市

主办单位:

DAAD、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欧亚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管理会议组委会

协办单位:

德国柏林科技出版社

承办单位:

黄山政通会展服务公司

议题: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on CSR and EnvironmentClimate Change and Innovation,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摘要截稿日期:

2012-05-28

全文截稿日期:

2012-06-15

论文录用通知日期:

2012-06-18

交修订版截至日期:

2012-06-22

参会报名截止日期:

2012-06-15

联系人:

张老师

联系电话:

13821774649

E-MAIL:

zhangful@hotmail.com

通讯地址:

天津工业大学 19-3-406   邮政编码:300160

会议网站:

http://euro-asia-csr.csp.escience.cn/dct/page/1

会议背景介绍:

在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以及IMRE Alumni Network的大力支持下,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定于2012年6月15-18日在青岛市举行第八届欧亚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管理国际会议。会议旨在促进亚太地区和欧洲在企业的环境管理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及教育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交流。会议论文集将于2012年8月底由德国柏林科技出版社出版并在全球范围内公开发行。会议论文集将送交ISTP/ISSHP 双检索

继2006年香港“企业的环境管理与社会责任理论与务实欧亚研讨会”后,欧亚会议先后在泰国的曼谷,中国的天津财经大学,以及加纳的库马西成功举办。会议论文集一直被ISTP/ISSHP 收录。

此次会议的优秀论文将安排会议交流,交流方式分为主题报告、中心报告和一般报告。会议交流的安排在学者申请基础上,经组委会讨论确定,于会前通知相关学者。(能否参会并宣读论文,不影响会议论文的录用和检索。)在研讨会上交流的各位代表要求将各自论文要点制作中英文的PPT。

征文范围及要求:

会议论文集包括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分册,以及Sustainable Tourism, Hospitality, and MICE Management分册。

其中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分册的会议论文的题目包括:

企业的环境管理和生态效益及教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商业道德及教育;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管理及教育;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技术的设计及运用;旅游、会展、及事件业的可持续性管理及相关研究;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及政策法规导向及教育研究;基于IT、金融、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育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性管理研究;城市循环经济和环境管理;企业管理与循环经济;成功运用CSR 和EMS的案例分析;有关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及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管理研究;

其他相关议题:

而Sustainable Tourism, Hospitality, and MICE Management分册的会议论文的题目包括:

可持续性旅游、饭店和会展管理; 旅游、饭店和会展的影响和风险管理;与旅游、饭店和会展业发展相关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问题探讨; 与旅游、饭店和会展业可持续性发展相关的战略、政策导向和法律;旅游、饭店和会展业的基础设施;基于社区的旅游发展和农业旅游; 生态旅游; 会展和事件工业及其发展; 旅游、饭店和会展业的信息管理; 旅游、饭店和会展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旅游、饭店和会展业的金融模型和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相关的问卷调查及案例分析。

学术论文要求:

1、 论文必须用英文撰写; 2、 字数3000以上;3、 具体格式参照德国柏林科技出版社的论文集格式要求;

论文的收录过程:

作者首先于2012年5月28日前提交200字的英文论文摘要。组委会专家将对论文摘要进行严格评审,并于一周内通知作者结果。通过评审的作者请于2012年6月15日提交会议论文全文。组委会对全文进行综合评审并于1周内通知作者论文是否被论文集收录。

费用说明:

论文的发表、论文集的出版和检索费总共为2000元。(由欧亚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管理研讨会组委会及出版社负责收取) 参会的注册费用及食宿等其它费用需要与会者自付(参会与否不影响论文的收录和检索)。

其他情况请咨询张老师:zhangful@hotmail.com

论文拟收录:

 ISTP





三、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

会议名称(中文):

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

会议名称(英文):

NEMIT 2012

所属学科:

计算机网络,电子工程,工商管理,法学,教育学

开始日期:

2012-09-29

结束日期:

2012-09-30

所在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在城市:

陕西省     西安市

主办单位:

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

摘要截稿日期:

2012-05-15

全文截稿日期:

2012-05-15

联系人:

李老师

联系电话:

029-81556365 或 18092017517

E-MAIL:

nemit@vip.126.com

会议注册费:

1500元

会议网站:

http://www.nemit.org/

会议背景介绍:

   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登记注册、教育部业务主管的全国性一级社会团体。研究会自1983年10月成立以来,始终以工业技术与经济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国际合作和咨询服务为宗旨,为本会成员提供一个相互交流、沟通、合作的平台,为政府部门和企业界提供咨询意见。

为了贯彻《2011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精神,积极推进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将于2012年09月29日-30日在西安财经学院(中国西安)举办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

   本次年会将召开教育教学专题研讨会议。

   本次会议收录论文将被ISTP全文检索。

征文范围及要求:

1) 物联网与工业技术                           

2)计算机工程与工业技术     

3) 经济理论与金融创新                      

4) 管理创新与文化建设      

5) 信息技术与工业发展

6)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7) 法治建设与社会转型

8) 十二五规划相关热点问题

 

 

 

VI 科研方法梳理

一、层次分析法

AHP法起源于70年代初期,是美国匹兹堡大学Thomas L. Saaty教授首先提出来的。主要应用于具有不确定(Uncertainty)情况及具有多个评估准则的决策问题上。其发展之目的,就是用层级架构的概念将复杂的问题系统化,以不同的层面对问题本身进行层级分解,并透过量化的判断进行综合评估,提供决策者适当且充分的判断信息,以减少决策错误的风险性。

1971年Saaty教授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努力寻求一种能综合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逐步形成了AHP法的核心思想,该法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这样决策问题的关键就转变为对目标、准则、方案的评价选择。

这种评价选择要求把决策对象进行优劣排序,取优汰劣。其应用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具有缔结机构的目标、子目标、约束条件等来评价方案。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判断矩阵,然后把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相应的特征向量的分量作为系数,最后综合出各方案的权重。AHP法在风险评价中应用的特点为:对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配的确定更为合理;对某指标因素进行评价时,两两相互比较,可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对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时,可对评价结果的逻辑性、合理性进行辨别和筛选;AHP法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编制程序,提高评价效率,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

该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可靠性较高、误差小,不足之处是遇到因素较多、规模较大的问题时,该方法容易出现问题。

层次分析法的层次结构:(1)目标层(G);

(2)准则层(P);

(3)方案层(S)

(一)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1、建立标度表

一种是差值标度:(强)(弱),如温度;另一种是比值标度:(强)(弱)。本文使用比值标度,如重量,长度。比值标度,它用于在某一准则或属性下一组元素两两比较的相对强度的测定。在层次分析法中,比值标度采用1—9之间的整数及其倒数。用比值标度测量的结果表示为正互反判断矩阵,因而这个矩阵也可以看作是这组元素在此属性下的测度。

加载中...

2、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

通过对系统的深刻认识,确定该系统的总目标,弄清决策所涉及的范围、所要采取的措施方案和政策、实现目标的准则、策略和各种约束条件等,广泛地收集信息。分析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一个层次分析的结构模型,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在结构模型下,复杂问题被分解为人们称之为元素的组成部分。这些元素又按其属性分成若干组,形成不同层次,这些层次大体上可以分为3类: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

3、构造两两比较矩阵

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4、元素相对权重的计算

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

5、决策

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并进行排序

6、一致性检验

计算一致性指标C.I. (Coherence Index)

加载中...

查找相应的平均值随机性指标R.I. (Random Index)

加载中...计算一致性比例C.R. (Coherence Ratio)

加载中...

加载中...

(二)方法应用  旅游企业绩效考评中各权重指标的确定

某旅游企业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如下图3所示:

 

A绩效考评指标

B1素质

B2能力

B3业绩

品德修养C1

领导能力C5

预决策能力C6

人际技能 C7

知识水平C8

事业心C2

纪律性C3

身体素质C4

岗位专用指标C

9

工作创造C

10

客观因素影响C

12

培养指导C

11

 

 

 

 

 

 

 

 

 

 

 


图3  某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及项目经理全面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上面的各项指标所对应的权重构成了权重体系,各项指标权重如何确定是绩效考评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一种观点是假定所有的指标具有同等程度的重要性,因此对各个评价指标赋以相同的权重。Laurence与Irving M. Lang认为:除非有清楚的证据表明某些指标较其它指标更为重要,否则对所有指标一视同仁赋以相同的权重产生的才是最可靠的合成效标。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对于不同的组织、不同的职位而言,各指标间的权重显然是不尽相同的,只有根据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赋以适宜的权重才能保证最终的复合结果不出现“效标扭曲”现象。权重确定方法有专家直观判定法、AHP法、权值因子判断表法等。这里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即AHP法确定指标间的权重。

运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步骤如下:

(1)建立评价及分析问题的层次结构,见上图。

(2)运用配对比较法,对相关要素进行两两比较评分,可得若干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测评标准采用9等级评分,见下表。

表2  评分值含义

评分值                                      含    义

              两因素相比,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两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略微重要

                        两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重要

                        两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重要得多

9                               两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绝对重要

2,4,6,8                      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上述评分的倒数                   若i因素与j因素的相比重要性为aij,则,因素j与因素i的表现之比为aij=1/aij

 

在此,对全面考评指标体系的素质B1、能力B2、业绩B3三项指标,根据表2的评价尺度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见下表。

表3  素质、能力、业绩的两两判断矩阵

全面考评指标A

素质B1            能力B2            业绩B3

素质B1

能力B2

业绩B3

1                 2/3                2/5

3/2               1                  3/5

5/2               5/3                1

 

(3)计算权重

1)将判断矩阵每列正规化

             Bij

Bij= ΣBij

得 B11=1/(1+3/2+5/2)=0.2

   B12=3/2(1+3/2+5/2)=0.3

   B13=5/2(1+3/2+5/2)=0.5

同理求得第2、3列的正规化向量

正规化后,矩阵为

 

 

   0.20   0.18   0.20 

B= 0.30   0.27   0.30

   0.50   0.45   0.50

2)将正规化后的判断矩阵按行相加

      W=∑Bij

 则   W1=0.58

      W2=0.87

      W3=1.45

3)计算权重

Wi=Wi/∑Wi

∴ W1=0.58/(0.58+0.87+1.45)=0.2

   W2=0.87/(0.58+0.87+1.45)=0.3

   W3=1.45/(0.58+0.87+1.45)=0.5

(4)一致性检验

1)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λmax=1/n〔∑(A *W)i/Wi〕

其中λmax—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

    n—因素数

    Wi—i因素的权重

          1     2/3     2/5     0.2      0.60

A * W =   3/2    1       3/5    0.3   =  0.78

          5/2   5/3      1      0.5      1.50

∴λmax=1/3 (0.6/0.2+0.78/0.3+1.5/0.5)=3

2)计算一致性指标CI

CI=(λmax-n)/(n-1)=(3-3)/2=0

3)查出同阶矩阵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如下表所示。

表4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阶数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RI  0   0.52   0.89  1.12   1.26   1.36   1.41   1.46   1.49   1.52   1.54

 

4)计算一致性比率CR   

CR=CI/RI=0/0.52=0

5)做出一致性是否合格的结论

若CR<0.1,一般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在这里,由于CR=0,所以,判为一致性合格,即认为素质、能力和业绩三者的权重分配是合理的。

所以,对中层管理人员及项目经理的全面考评指标的权重,素质占0.2,能力占0.3,业绩占0.5。

运用AHP法,对于素质、能力及业绩的次级指标权重确定,同理可得,其判断矩阵及结果见下表所示。

表5   素质次级指标判断矩阵及其权重

B1

C1      C2     C3      C4

w

CR值计算

C1

1       1      1        3

0.30

CI=0.0153

C2

1       1      2        3

0.36

RI=0.89

C3

1      1/2     1        2

0.23

CR=0.017

C4

1/3    1/3     1/2      1

0.11

CR<0.1

 

表6   能力次级指标判断矩阵及其权重

B2

C5      C6      C7      C8

 w

CR值计算

C5

1        3      2      1

0.36

CI=0.0403

C6

1/2      1      1      1/2

0.16

RI=0.89

C7

1/2      1      1      1/2

0.16

CR=0.045

C8

1        2      2      1

0.32

CR<0.1

 

表7   业绩次级指标判断矩阵及其权重

B3

C9      C10    C11     C12

w

CR值计算

C9

1       3      3       9

0.55

CI=0.011

C10

1/3     1      1       5

0.20

RI=0.89

C11

1/3     1      1       5

0.20

CR=0.012

C12

1/5    1/5     1       1/9

0.05

CR<0.1

 

最后得到的指标权重体系如下表所示。

表8   中层管理人员及项目经理综合考评指标权重表

考   评  指   标

权 重

素质

B1

C1

品德修养

0.30

0.2

C2

事业心

0.36

C3

纪律性

0.23

C4

身体素质

0.11

 

能力

B2

C5

领导能力

0.36

0.3

C6

预决策能力

0.16

C7

人际能力

0.16

C8

知识水平

0.32

业绩

B3

C9

岗位专用指标

0.55

0.5

C10

工作创新

0.20

C11

     培养指导

0.20

C12

   客观因素影响

0.05

 

 

二、质性研究方法之访谈法

    质性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的一种。所谓社会科学研究是人们了解、分析、理解社会现象、社会活动和社会过程的一种活动,从事这种活动可以使用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如哲学思辨的方法、逻辑分析的方法、科学抽象的方法、直觉思维的方法、文献研究的方法、定性的方法、定量的研究方法等,质性研究方法也是其中的一种。

    质性研究 “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主要使用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2000)

    质性研究方法是以“被研究者”为中心,而不是像传统的研究一样,研究者是中心,一切理论都是既定的,研究者最科学,研究者最权威。质性研究的主旨就在于发掘“当事人”的经验,以当事人的经验、角度来了解他/她的世界,而不是用一些社会上或学术上的、已存在的也许是偏见或刻板印象来了解或判断一个社会现象或一件事例。

    质性研究方法对那些向来没有机会使他/她们的经验被包括在知识体系内的弱势群体特别有意义,同时,这也意味着既有知识内容会受到新的知识内容、视角的冲击。质性研究方法可以使一群在学术领域向来没有发言权的人,用他们的经历丰富学术知识,并且以一个批判的视角来解构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经济体系。

  (一)访谈法概念

    访谈法(interview)又称晤谈法,是指是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因研究问题的性质、目的或对象的不同,访谈法具有不同的形式。根据访谈进程的标准化程度,可将它分为结构型访谈和非结构型访谈。

访谈法的优点是:1、可以对工作者的工作态度与工作动机等较深层次的内容有比较详细的了解;2、运用面广,能够简单而叙述地收集多方面的工作分析资料;3、由任职者亲口讲出工作内容,具体而准确;4、使工作分析人员了解到短期内直接观察法不容易发现的情况,有助于管理者发现问题;5、为任职者解释工作分析的必要性及功能;6、有助于与员工的沟通,缓解工作压力。

访谈法的缺点是:1、访谈法要专门的技巧,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工作分析专业人员;2、比较费精力费时间,工作成本较高;3、收集到的信息往往已经扭曲和失真;4、访谈法易被员工认为是其工作业绩考核或薪酬调整的依据,所以他们会故意夸大或弱化某些职责。

(三)访谈法适用范围

    访谈法收集信息资料是通过研究者与被调查对象面对面直接交谈方式实现的,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访谈广泛适用于教育调查、求职、咨询等,既有事实的调查也有意见的征询,更多用于个性、个别化研究。

(四)访谈的程序

    访谈的程序分为:选择访谈对象、确定访谈时间和地点、设计访谈提纲、建立访谈关系、进入访谈现场、记录访谈内容、收集整理访谈信息。

(五)访谈法在论文中的应用

    在中国知网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里输入“访谈”并且包含“旅游”,检索文献可得到29,877条结果,这表明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法十分适用于旅游相关研究,并且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应用。图4展示了近年来访谈法在旅游管理专业论文中的应用。

加载中...

图4 近年来访谈法在旅游管理专业论文中的应用

在中国知网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里输入“访谈”并且包含“教育”,检索文献可得到112,300条结果,输入访谈和旅游教育,检索文献可得到1726条结果,这说明质性研究特别适用于教育研究领域,这是由质性研究方法本身特点决定的。

    首先“质的研究”的平民性和互动性使“教师作为研究者”成为可能,传统的研究通常将教师放到一个被动的、被研究的位置,他们被观察、被询问、被评价,没有自己的声音。而“质性研究”极为尊重作为个体的研究者,对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意义解释都非常重视。这样,在“质性研究”中,教师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被动变成了主动。他们甚至可以自己作为研究者设计、实施和评价自己的研究,他们也可以与外来的研究者合作,通过相互之间平等的互动来提高自己的意识和能力。其次,质性研究方法之所以适合教育领域,还因为它非常符合教育这一学科的基本特点。教育既涉及学校的建设,包括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以及校园环境建设,又关注学生、教师、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个体成长。“质性研究”可以同时兼顾这两个方面,不仅可以对教育现象、学校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探究,而且可以从被研究者个人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再次,“质性研究”方法之所以适合教育领域,还因为它关注人的价值欲求,力图揭示事实背后的价值关系。而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导向性,其目的就是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培养人、造就人、成全人,教育研究必须关注教育活动中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其对教育行为的影响。因此二者间存在着一致性。最后,“质性研究”的过程性和情境性也使它特别适合教育领域。教育是一个自然发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教育中的人和事物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因此教育研究不能只是切割某些片断,对其进行静态的、孤立的、脱离情境的考察,还应该对过程中的各种变化进行跟踪,了解事情在自然情境下的变化状态和运动趋势。

下面我们通过一篇优秀硕士论文来具体学习访谈法的实际操作过程:

加载中...

    这篇论文来自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陈春同学,他的论文题目是“80后”旅游动机与消费行为关系研究,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不同的“80后”旅游时具有不同的旅游动机,表现在具体的旅游消费行为特征上则体现出不同的旅游消费结构特征以及不同的旅游消费偏好特征。在论文的第三章的第三节实证方案设计里,运用访谈法对样本进行访谈并且对访谈内容进行研究性的分析。通过访谈样本试图找出这些差异性,并结合访谈的结论和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80后”旅游者不同旅游动机的市场细分的群体特征,并在其研究基础上对“80后”与非“80后”旅游群体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针对“80后”旅游群体的具体营销策略。

此项研究包含3条假设:

    假设1:“80后”旅游动机主要由情感交流动机、文化审美动机、实践动机、游玩与享乐动机、逃避动机和从众与炫耀动机六大类动机因子构成。假设2:不同人口统计因素特征的“80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假设3:“80后”不同旅游动机影响其旅游消费行为。在不同旅游动机作用下的旅游者消费行为特征包括旅游消费结构特征和旅游消费偏好特征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的访谈对象与目的:

    在2007年12月一2008年2月,陆续与浙江大学的学生、己经走上工作岗位的“80后”,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和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如MSN、QQ等展开交流。由于“80后”群体基数比较大,为了确保抽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访谈对象采用了分阶段、分地区、分层次的进行。第一阶段主要是对大学生的访谈,对象是浙江大学的学生和其他高校学生,浙江大学的访谈对象主要是同学和朋友为主,以面对面方式进行,而其他高校学生则更多地采用网络工具的沟通方式。第二阶段是对已经工作的“80后”的访谈,也是采用面对面与网络工具两种方式,而且对地域和工作人群进行了适当的区分,分别在杭州和浙江上虞两地做了访谈研究,研究人群的“80后”构成也有所不同,有知识型员工和普通工人等。在此访谈研究过程中,一定程度控制了访谈对象的性别比例,尽可能减少来自各方面的影响。通过以上方法对访谈对象和访谈方式采取了筛选,从而使得被访谈者在教育/工作背景、个性特征、经济/地域等差异性有充分的体现,进一步确保了其访谈研究的最终结论基本上能体现出一定的代表性。访谈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初步探求“80后”群体在旅游态度、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特征方面的基本信息和现状

2.深入了解“80后”旅游消费偏好以及旅游消费构成情况

3.了解“80后”对新兴的旅游方式的看法和感兴趣的程度通过访谈收集的信息,以此作为问卷设计的基础资料。

作者访谈提纲设计:

    根据研究目的,作者设计了14个问题,主要涉及研究目的中所提到的两个主要方面内容,即“80后”旅游动机、旅游消费行为特征。访谈中以对个人最近一次的旅游经历为切入点,被访谈者首先对个人最近一次旅游情况进行了回忆,阐述了最初出游的想法、目的,在此基础上,询问了关于旅游的一些基本情况,如信息获取途径、出游频率、停留时间、游伴、出游方式、出游时间以及交通工具等内容。然后进一步询问了旅游途中的消费结构问题,如消费金额支出、消费金额最多的项目、旅游购物等,并进一步了解了旅游项目的偏好和一些旅游支付方式的问题,如刷卡消费、分期付款等,尝试性地了解下“80后”对这几类支付方式的想法,最后探讨了其对新兴旅游方式如互换游等方式的看法,以及谈谈自己最向往的旅游景点或旅游目的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旅游过程中认为可以改进的地方。

访谈提纲

   1.你喜欢旅游吗?

2.你外出旅游前,一般会先搜集要去的旅游景点的信息么?一般通过什么途径获取信息?

3.你最初想去旅游是怀着怎么样的想法去的?或者说你一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去旅游的?

4.你通常多久出去旅游一次?如果你外出旅游,一般会在当地停留几天?

5.你通常和谁一起出去旅游?一般采用哪种旅游方式?一般在什么时间出去旅游?通常选择哪种交通具?

6.外出旅游一次一般花费多少钱?最多一次花了多少钱?

7.你觉得你外出旅游过程中,哪部分的花销最大,如交通、饮食、住宿、景区门票、娱乐、购物等等?

8.你一般会选择的住宿方式?在旅游途中,吃饭一般怎么解决的?

9.在整个旅行中,你购物多吗?如果购买,一般会选择购买怎么样的旅游商品?一般会选择去哪里购买?

10.在旅游过程中,你喜欢怎么样类型的旅游项目?

    11.你在整个旅游过程中,使用刷卡支付吗?如果有旅游贷款的方式,你会愿意尝试吗?如果有分期付款的旅游方式,你会愿意尝试吗?

12.你会尝试与“驴友”一起出去旅游吗?愿意尝试互换游吗?

13.你最想去哪里旅游?为什么想去?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方面的原因?

14.请你谈谈,你觉得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哪些方面还是可以改进的?

 

作者访谈的过程:

访谈活动主要是通过现实和虚拟两个场景进行,现实场景主要是在浙大校园内、杭州植物园以及上虞三个地方进行;虚拟情景主要通过MSN和QQ与全国其他地区的高校学生、工作“80后”交流沟通。这样安排也是为了方便取样,同时一定程度确保了访谈研究的科学性。虽然网络端的访谈在结构化方面会显得略有欠缺,但是可以了解到其他更多有用的信息和资料。考虑到“80后”群体的个性特征,所以在访谈对象中大部分是朋友或通过朋友介绍的个体,少部分是随机抽样的被访谈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深入访谈,了解其更多的心理想法和实际情况。具体访谈持续时间视情况而定,现实访谈原则上控制在30分钟左右,虚拟情景由于不可控制因素较多,时间很难具体限定。采用了现场详细记录以及网络端保留聊天记录两种方式作为数据的收集手段,并将访谈记录总结、整理和归纳,以此作为后续研究使用的文本材料。

作者访谈基本结论

经过多次访谈总结,作者得出以下结论:

①访谈对象及背景资料

由于条件的限制,本次访谈对象的选择上以高学历为主,大部分是大学毕业包括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只有部分为高中或中专教育背景。

②旅游基本情况

随着网络的发达,“80后”普遍应用网络获取旅游信息和相关资料,绝大部分“80后”通过网络查询各类信息,如旅游景点的信息、交通信息、住宿、吃饭情况等等,还有不少被访谈者用网络预订机票、宾馆等。通过进一步了解,“80后”通过网络获取旅游信息的方法也比较多,有专门“驴友”论坛如“驴行天下”,有专门提供旅游服务的网站如口碑网,有网友通过自己的博客写的旅行日志等等。在出游对象的选择上,90%以上的“80后”选择的旅游伙伴是好友,也有少数选择同家人一起出游或参加“驴友”所组织的旅游活动。然后“驴友”作为比较流行的旅游代名词,并没有在大部分“80后”中间产生效应。“80后”的出游频率一般比较高,基本在每年2-3次左右。

③出游动机和旅游偏好

除极个别不喜欢旅游以外,绝大部分“80后”的旅游态度都比较积极。在旅游动机上,比较多样化,但是普遍表达了对山水风光和娱乐游玩的喜爱之情,却对宗教崇拜兴趣不大。以往旅游经历以自然风景点或嘉年华、影视城等游乐景点居多,去异地探亲访友以及商务、学术旅游的也为数不少。曾经去过的旅游目的地遍布全国各地,出境旅游的也不在少数。这说明了“80后”有比较强的旅游欲望和已经具备一定的旅游消费实力。在旅游项目方面,实际和心理预期存在一定差异。曾游玩地多位观光型为主,而“80后”内心则更倾向于互动型、体验型和探险型项目。通过对被访谈者向往的旅游景点的了解,普遍向往巴黎、马尔代夫、纽约、维也纳、西藏等世界各地,甚至伊拉克、埃及、蒙古等,充分体现了其动机和偏好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比较符合“80后”的心理及个性特征。

④旅游消费构成

在旅游消费构成方面。学生群体的“80后”与已经工作的“80后”存在一定差异,这个是与其经济实力相关联的。学生群体大部分旅游消费金额支出偏低,尽量减少旅游支出如住宿在亲朋家里,交通工具通常选择火车或者汽车,飞机出游的甚少,吃饭不挑剔,尽量不购买旅游商品等。而工作的“80后”通常利用商务、公务或出差机会,住宿一般会选择星级酒店或者商务酒店,总体旅游消费金额支出会偏高。学生群体出游时间选择在平时和寒暑假的较多,出游持续时间也较长,但是出游路径范围较小。工作人群则在旅游时间和持续时间上限制较多,但不乏较多利用公务、商务机会进行公费旅游。在旅游购物方面,学生群体普遍偏低,买的最多的就是当地或景区附近的小纪念品,价格不高但有纪念意义的物品。而工作群体则更多的是凭个人当时的情景和情绪购买旅游商品,没有太多预期购买计划。

⑤其他探讨

通过对“80后”访谈后发现,大部分“80后”对贷款旅游和分期付款旅游不是很感兴趣,也不太愿意去尝试,主要原因是认为实际效用不大。而对刷卡消费的支付方式,许多人持积极意见。对新兴的旅游方式,大部分人表示感兴趣,但并不愿意去尝试,究其原因是对不确定因素造成的风险的规避。从这一点来看,“80后”还是比较理性的。被访谈者最后通过结合以往旅游的亲身经历,提出了一些认为需要改进的方面,如景区的道路、服务、卫生设施等等,为论文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这篇论文做的访谈研究分析十分详细,从访谈对象和目的,访谈提纲设计,访谈过程到访谈基本结论都进行了阐述,使我们更全面、清晰地了解访谈法的操作流程,并为我们自己设计访谈问题提供了示范。

 

 

 

 

 

 

 

VII 近期旅游核心刊物论文索引

一、《旅游学刊》2012年1月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研究方法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旅游公共服务与目的地建设(一)

刘德谦 李军鹏等

文献综述

旅游与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张晓萍 NelsonGraburn 张鹂

访谈方法

大型投资集团介入对于海滨旅游地影响研究

刘俊 贾亚丽

问卷调查方法

乡村旅游发展与构建农村居民利益分享机制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为例

古红梅

实证分析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省区差异变化

钱磊 汪宇明 吴文佳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基于旅游动机的旅游业灾后重建研究——以“5.12:”汶川地震后的九寨沟为例

李敏 张捷 罗浩 董雪旺 上官筱燕 蔡永寿

结构方程

旅游目的地游客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福建泉州为例

邹永广 郑向敏

问卷调查,因子分析

主题公园黄金周游客流季节性研究——以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为例

梁增贤 保继刚

问卷调查,访谈

基于排队论的方特欢乐世界主题公园容量研究

张影莎 苏勤 胡兴报 芦松

比较分析 实证分析 问卷调查

国外旅游业碳排放研究综述

王群 杨兴柱

文献分析

中国酒店业能源消耗水平与低碳化经营路径分析

刘益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会议策划人(MP)研究评述

何会文 周杰 夏文超

文献分析

城市会展业资金类政策传播研究

靳文敏 罗秋菊

文献分析

闲暇时间与休闲文化:提升城市的休闲气质

庞世明 时少华

文献分析

二、《经济地理》2012年1月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研究方法

现今中国区域发展值得关注的问题及其经济地理阐释

樊杰 洪辉

访谈

县域可持续发展与科学规划

陈烈

实地观察

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及其启示

杨头平

实地观察

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湖南省级数据的实证

刘玉珂 邝湘敏

文献分析

标准化对湖南省对外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候俊军 刘倩华

主成分回归分析

基于面板数据的河南农村文化消费地区差异研究

王俊杰

面板数据模型

城市与城市群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我国新城区产业升级的困境与出路

程进 曾刚 方田红

文献综述

呼包银榆资源型经济区域城市化与空间规划策略

杨建军 郭敏燕

实证研究

珠江三角洲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研究

尹来盛 冯邦彦

文献分析

产业经济与产业集群

新世纪以来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演变

陈忠暖 陈汉欣 冯越 贾春迎 刘晓琦

文献分析

制造业知识通道的建立及地方政府的作用

马銘波 王缉慈

文献分析

我国区域金融效率测度及效率差异研究

陆远权 张德钢

数据包罗分析法(DEA)

北京市商业土地出让的时空演变与影响

于伟 宋金平 胡志丁

欧式距离分析 叠置分析与核密度估计法

三农 土地与生态

欠发达农区村域经济对产业集聚区的响应机制研究

许家伟 李培蕾 乔家君 何长涛

统计方法和SPSS软件计量分析

现代工业型与传统资源型城市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对比分析

张维阳 段学军 于露 张伟 戚晓明

比较 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

基于层次聚类分析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区划研究

陈晓红 王玉娟 万鲁河 解瑞峰

层次聚类分析法

常德市土地覆被的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变异分析

彭保发 陈瑞吕

地统计学分析方法

旅游开发与管理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实证分析

金华 赵磊 陈田 杨竹莘

SSM分析

区域旅游开发与城乡协调的内在影响研究

刘长生 简玉峰

广义熵指数 实证分析

县域旅游融入区域旅游的路径选择研究

周志宏

实证分析

旅游消费的政策影响因素研究及启示

王莹 杨晋

问卷,频率频次 因子 信度 单因素方差等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竞争力分析

郭清霞 鲁娟

分析评价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湖南旅游系统演化分析

阎友兵 张颖辉

因子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

 

三、《人文地理》2012年1月刊

人文地理学刊

作者

方法

进展与动态

黄河沿岸人地关系与发展

李小建等

文献分析

西方多中心城市区域研究进展

覃成林 李红叶

文献分析

国外人文地理学关于记忆研究的进展与启示

李彦辉 朱竑

文献分析

社会

北京居民日常休闲行为的性别差异

许晓霞 柴彦威

比较分析

符号化的空间与空间的符号化——网络实体消费空间的建构与扩散

申峻霞 张敏 甄峰

符号学方法

结构主义视角下中国城市单位制得形成逻辑

刘天宝 柴彦威

文献分析

文化

广东地名语言文化空间结构及景观特征分析

王彬 黄秀莲 司徒尚纪

文献分析

古代国家都城祭祀体系与空间模式——以唐长安为例

黄佛君 段汉明 张常桦

文献分析

基于CIS的家谱资源整合集成研究

胡迪等

文献分析

城市

基于演化理论的我国城市合作机理研究

苗长虹 张建伟

文献分析

深圳市“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的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

赵静 闫小培

文献分析

广州跨国机制的时空过程及其动力因素研究

梅琳 苏念 薛德升

文献分析

全球海洋知识枢纽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王列辉

文献分析

连云港市的唯一城协调发展模式演化及影响要素

郇恒飞等

因子分析

区域

城乡关系变迁中的大都市政区整合与转型——上海案例

崔庆仙 汪宇明 施家仓

文献分析

江西省县域经济差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赵玉芝 董平

文献分析

经济

广州批发市场的销售物流网络空间研究——基于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视角

潘裕娟 曹小曙

实证分析

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的专业化与多样化特征分析

苏华

文献分析

农村土地流转的空间差异及成因分析---以陕西关中三县为例

李庚

问卷调查 SPSS

旅游

从“原真性”实践反思中国遗产保护——以宏村为例

徐红罡 万小娟 范晓君

实证分析

2000——2009年广东省入境游客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研究

陶伟 黄秀波

文献分析

顾客对情境主题餐厅表演的感知研究——以广州味道云南食府为例

蔡晓梅 朱竑 刘晨

问卷 结构方程模型SEM 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

长城攀登者游憩专业化与地方依恋关系研究

赵宏杰 吴必虎

调查问卷 实证分析

基于方式——目的理论的民族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研究——以临夏回族旅游者为例

魏宝祥

访谈调查

遗址公园 文化遗产体验旅游开发的新业态——以西安三大遗址公园为例

张建忠 孙根年

文献分析

基于低碳旅游的旅游业碳排放测度方法研讨

谢园方 赵媛

文献分析

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边缘旅游空间结构解析

庞闻 马耀峰

实证分析 SPSS

英国旅游者出游年龄规律研究

苏红霞

问卷调查

 

 

 

 


 

VIII 图书馆最新旅游书籍目录

 

题名

责任者

出版社

ISBN

酒店个性化运作的300个细节

郝祖涛,郝剑秋主编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978-7-5331-5686-2

酒店采购部、仓储部精细化管理与服务规范.第2版

李雯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978-7-115-25942-4

酒店管理工作细化执行与模板.第2版

周鸿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978-7-115-22302-9

中国高端服务业发展研究

原毅军,陈艳莹著

科学出版社

978-7-03-031166-5

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服务业发展与竞争力提升

姚战琪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978-7-5096-1115-9

全球视角·点亮主题: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978-7-5322-6928-0

中国会展业前沿问题研究

蓝星等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978-7-313-06959-7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导览手册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978-7-208-09124-5

永远的世博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典藏:

新华通讯社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978-7-208-09635-6

旅游地质景观类型与区划

李波, 杨世瑜著

冶金工业出版社

978-7-5024-5374-9

旅行社经营管理实务.第2版

主编潘燕, 李志强

人民邮电出版社

978-7-115-23927-3

自驾车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出游组织方式巨变的商机与策略

窦文章等编

经济管理出版社

978-7-5096-0525-7

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董建辉, 何叶主编

旅游教育出版社

978-7-5637-2186-3






 

 

 

 

 


 

主办: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网址:

编辑:旅游管理学院研究生                 本期编辑:程琳 许若晨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53号       电话:86574914